重庆最大的设施蔬菜基地,最大的无土栽培(有基质)示范基地,最先使用节水灌溉技术的示范农场,是重庆最早一批专业生产有机蔬菜的企业之一。主要从事有机蔬菜生产、植保剂实验、研究单位新品种代培育和对外有机质栽培技术服务。在此基础上,我们还为农业技术的探索和攻克提供了示范实验区域,专门用于技术的迭代和创新。
我们2009年参观了丽水某农研所的鱼菜共生技术,得到诸多启发,并考察了国外的水培技术,经过多年的探索后决定建设一条符合大规模生产的水培养生产线,专门生产蔬菜和花卉。在生产蔬菜上,品质不如基质培养,但是在花卉生产上取得巨大成功,致使我们拥有了一整套成熟且符合大规模生产的陆生植物转换为水生植物的诱导培养技术。
在诱导培养技术上,我们发现营养液在密雾状态下不但能提高植物的吸收效率,还抑制了过量吸收导致的生长问题,并且可以完全忽略水培养中溶氧状态等问题,而且对于根茎类蔬菜品种有着先天性的优势,所以我们建设了蔬菜雾化培养区,并持续的完善着该项技术用于某些特定品种的规模化生产。
在2012年,我们发现番茄育苗工作大量损耗了时间和温室面积,希望得到更为高效和遗传性稳定的幼苗,所以开始探索植物细胞繁殖技术。我们选择把成本最低的扦插技术加以改良和优化,直到2015年才算完全优化成熟,并且在绝大部分的植物上使用都表现出色。
今年是沙区国际慢城获批的时间年,也是我们经历惨重雪灾的一年,由于对抗雪工作没有经验导致整个农场坍塌造成严重损失。
在以往的水培、雾培、快繁技术上,一直使用的单片机对电池阀和传感器进行管理和控制,只有基础的自动开关闭功能,在这次建设中,我们需要对遥测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以便于后期的技术归纳和分析,并且扩大了管理功能和范围,对于整个温室及通电的设备改添置了远程控制,期望建设一座先进的现代化温室。我们选址在一座阳光充足的山顶,因水源点较远,山顶风力较大且无任何平坦可言而招遭受质疑。
去年我们建了一座大温室,不但形状怪异,还拥有1.1万平方米的面积,在设计之初考虑了气象倒流、风阻、温室能耗、水源收集等等问题,它不但承受住了“狂风暴雨”的洗礼,还为我们在农业设施建设上获得巨大进步,这将为后续开展农业自动化之路奠定基础。
我们将停止对设施农业管理系统的更新和开发,并且开始对智能农业综合管理系统进行开发。这套系统主要处理农事工作中从播种到收获之间的一切步骤。细数过去和现在,我们对外输出了很多技术,不管是蔬菜种植技术上,还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标记了我们的足迹,记得2017年初次看到荷兰的农业自动化生产车间时给予的震撼至今难以忘怀,所以那时就决定一定要搞出我们自己的农业自动化车间。即是梦想也是目标
在持续的优化中,这套系统已经很完善了,有40亩左右的小农场,也有重庆最大的育秧工厂使用了这套系统,运行非常稳定。接下来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向行业推出这套系统,并且给予免费或低成本使用方案。